上世紀的歐美文化圈曾刮起過一股名為“希區(qū)柯克”的懸疑風暴,把“懸疑”這個當時頗為新穎的概念引入圈內。而它的特質是一波又一波意料之外的反轉和接踵而來的驚悚懸念,開創(chuàng)了全新的恐怖電影和偵探電影的拍攝概念。在諸多受此啟發(fā)的各類型作品中,《烏鴉:盜賊的遺產》故事情節(jié)正有著向懸疑大師致敬的意味,也許烏鴉的故事遠遠沒有希式懸疑那么跌宕起伏,但是這位怪盜的傳奇生涯依舊能穩(wěn)擊痛點,狠狠抓住懷舊黨玩家的心。本次評測的重制版,正是這樣一部在時代洗禮后再一次接受新生的作品。
烏鴉:盜賊的遺產 重制版丨The Raven Remastered
開發(fā)商:KING Art
發(fā)行商:THQ nordic
發(fā)售平臺:Steam、GOG
發(fā)售日期:2018年3月14日
屬性:解謎、點擊、推理
*本評測基于Steam版進行
夢回1964
在游戲類型的劃分里,《烏鴉》更符合Point&Click的定義,正因為如此,它注定無法做出復雜有深度的系統(tǒng)。這也注定它必須將重心放在軟實力上:刻畫符合游戲故事背景年代的藝術氣息、制造情節(jié)跌宕起伏的懸念故事、設計出色的劇情演出效果。當我打開游戲,陽光照進“東方快車”號的豪華車廂里,照在瑞典警察澤納爾手里的推理小說上的時候,藝術氣息瞬間漫延開來,而之后的內容更進一步驗證了先前提出的邏輯正確性。
先不說場景刻畫出的懷舊氛圍,也不說物品設計的細節(jié)有多少年代感。哪怕是劇情里那輛叫做“東方快車”的列車,也讓人瞬間想到偵探小說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于20世紀30年代創(chuàng)作的著名推理小說《東方快車謀殺案》,種種有意無意的伏筆都透露著一股濃厚的20世紀二戰(zhàn)后的懷舊歐洲氣息。配合Unity 3D精心調教的光照,懷舊黨玩家很容易就會被這前期的場景所俘獲。
與畫面直觀呈現(xiàn)出的懷舊相輔相成的是古典BGM,無論節(jié)奏還是風格都是非常復古。配音也避開了純正英語發(fā)音,而是選擇帶有口音的地方性英語,其中法國人羅格爾檢察官和意大利人孔蒂船長的配音口音味道濃厚,質量尤其出眾。KING Art的懷舊步伐自然不會止步于此,《烏鴉》的故事也是選擇了類似希區(qū)柯克懸疑故事集的風格,將故事的真相埋藏在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之下,在結尾奉上出乎意料的驚喜。
成也劇情敗也劇情
劇情前期展開迅速,在“東方快車”號上以“烏鴉繼承人”想要奪取兩塊斯芬克斯寶石之眼作為主線,再以烏鴉真身暗度陳倉為后期輔線進行圓場,而又以游輪sharen案件作為中期的干擾線,分“東方快車”號場景,游輪場景和埃及場景作為舞臺展開,輔以多主角不同角度進行敘事,從多個角度剖析主線和干擾線。
整體節(jié)奏還算緊湊有致,略可惜的是后兩個主角的故事線缺乏特色,很多情節(jié)都跟第一個主角的經歷高度重合,而且第一主角的故事內容飽滿,以至于第二、三主角重游游輪和埃及場景的時候難以出現(xiàn)精彩懸念,只能追加無關緊要的內容湊流程,唯一有意義的追述內容也許只剩下解釋游輪殺人的死亡動機。這還不是僅有的槽點。第一主角流程中過早暴露了反派角色,也使得第二、三主角的流程少了許多懸念。這樣一來,后面的敘事內容設置懸念則受到阻礙,而過早的身份挖掘也并沒有給結尾的反轉帶來更多驚喜。
盡管烏鴉本身的故事已經達到了一個合格的推理小說水平線,但是它依舊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。它本可以把懸念設置的更吸引,本可以更好得處理懸念和真相的關系,本可以優(yōu)化梳理前期劇情使得結尾的圓場暗線并沒有那么突?!?沒錯,游戲的結尾轉折程度之大,絲毫無法讓玩家獲得懸念被解放的快感,反而引起了玩家對于情節(jié)合理性的質疑,這也是《烏鴉》整個劇本設計得最失敗的地方。
細節(jié)設計導致軟實力短板
曾接觸過的U3D引擎游戲大都存在著同樣的致命短板,它們動作和面部表情僵硬,導致演出效果十分尷尬。也許放在其他類型中這個缺點并不會有太大影響,但Point&Click就是這么一個吃軟實力的類型?!稙貘f》災難性的劇情演出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懸疑氛圍的擴散,加之開發(fā)者并沒有仔細打磨演出運鏡,更是給本就薄弱的劇情演出效果雪上加霜。
僵硬的動作和面部表情已經是致命傷,考慮到如果是原版也許情有可原,但這是重制版。哪怕稍微對模型進行一些細節(jié)調整,增加一些對話的肢體語言,或者弄一些分鏡也能起到彌補的作用。但我們看到的是全程站樁對話加大量毫無美感的對話文,這對游戲整體演出效果造成了沉重打擊。
另外,游戲中有些橋段明顯可以感受到急切地壓迫感,但游戲的交互設計卻讓你瞬間出戲。希區(qū)柯克作為二十世紀娛樂片的典范導演,深知設計鏡頭引導電影觀眾注意力的重要性,使其將自己代入到情節(jié)中,從而使懸念帶來的刺激感和緊張感上升到一個最大值。盡管開發(fā)團隊似乎有意致敬于這位大師,但在《烏鴉》的呈現(xiàn)上給出的卻是相反的演出效果。
無法駕馭的硬實力短板
這種錯誤并不體現(xiàn)在游戲機制這些大方向上,而是在控制、判定這些小方向上。如果說《烏鴉》的劇情演出效果是一次地震,那么《烏鴉》的控制與判定就是一場海嘯,更加劇了災難后果。除去“離開房間”翻譯成“離開桌子”外,鼠標移動到離開房間的指令判定區(qū)還會同時觸發(fā)道具欄呼出命令區(qū),使得玩家無法下達離開房間的命令。
考慮到游戲中還有大量場景互動,這種互動命令區(qū)的重疊很讓人煩躁。例如開鎖小游戲和擊球小游戲的互動設計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,沒有任何引導也是敗筆之一。作為重制版,開發(fā)商似乎沒有想過去修補這些令人不快的體驗,而是任由它們乘坐時光機來到現(xiàn)在。
A9VG體驗總結
如果用一個比喻來形容重制版的水平,那就是KING Art懷揣著一顆致敬希區(qū)柯克的心,拍了一部程度堪比《逐夢演藝圈》的爛片。盡管游戲有著較為出色的劇本和美工,但是差勁的演出效果以及苛刻的操作判定再加上各種不完善的細節(jié),毀掉了本就不明顯的優(yōu)勢。
A9VG為《烏鴉重制版》評分:5/10
你可能感興趣的其他游戲評測: